智能领域正迎来一波浪潮,各大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成功与部署日益频繁。AI落地成为普遍追求的目标。硬件端,苹果与三星分别推出了集成AI功能的产品,如将ChatGPT融入Siri及Galaxy AI融入设备。软件端,谷歌在Chrome浏览器中整合了Gemini AI助手。然而,AI应用在国内仍面临挑战,同时也蕴含赶超机会。
抖音与快手作为短视频内容平台,各自展开了AI应用的不同落地路径。豆包,作为一款基于AI的综合性应用,其在AIGC领域表现出色,流量位居前列。豆包虽隶属于字节跳动,最初定位为抖音内部的AI工具包,后演变为独立App,提供类似于ChatGPT与文心一言的功能,但强调综合性的AI Agent平台。豆包的应用场景广泛,从虚拟社交聊天到文档对话、文生图等,功能不断丰富,逐渐融入字节旗下产品的AI应用。
快手推出的可灵,作为一款文生视频产品,以其出色的生成能力迅速走红。相较于仍在内测的Sora,可灵直接面向用户开放,支持生成高质量的视频内容。在用户层面,可灵因其强大的功能和创新性,成为了内容创作者的热门工具,甚至被开发成课程进行销售。快手通过AI产品的布局,不仅提升了用户在内容创作方面的体验,还强化了其核心业务场景的竞争力。
豆包与可灵在AI应用上的差异体现了被动与主动的区别。豆包作为AI Agent,旨在成为能够独立思考并提供解决方案的助手,用户享受AI的主动服务。而可灵则侧重于提供特定场景的高效工具,用户需参与输入与调整过程。两者各有特色,共同推动AI领域的发展。
AI产品的多样化意味着未来将充满可能性,无论是万能助手还是专业工具,都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在伦理问题上,人机交互的形态选择也将成为新的探讨焦点。然而,可以预见的是,AI产品将不再局限于单一形式,而会更加丰富多元。
.png)

-
2025-08-30 21:55:36
-
2025-08-30 20:57:35
-
2025-08-30 20:5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