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碳基生命如何面对硅基挑战?

正文:
回顾百年科学突破,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提出“三层次”框架:原子革命带来核能,信息革命奠定数字世界,而生命科学革命正重塑未来。基因编辑技术是其中的核心,2020年获诺贝尔奖,但其专利之争至今未平。

2013年,《Science》发表了一篇里程碑论文,将CRISPR-Cas9从实验室推向哺乳动物细胞应用,被比作生命科学的“GPT时刻”。第一作者丛乐现为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他亲历了从“读基因”到“写基因”的转折。他总结了CRISPR的三大突破:可编辑人类DNA、低成本高效操作、安全应用于活细胞。

丛乐回忆,自己最初是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因家人健康问题转向生物领域。在哈佛导师George Church和张锋影响下,他投身基因编辑研究。早期技术如锌指蛋白成本高昂且不稳定,直到CRISPR出现,才实现数量级的成本和效率提升。

CRISPR的应用前景广阔,涵盖医学、农业、生态等领域。例如,治疗地中海贫血症、基因编辑土豆延长保存期,甚至改造蚊子阻断疟疾传播。然而,技术仍面临递送难题和脱靶风险,需进一步优化。

关于伦理争议,丛乐坦言,基因编辑对人类进化意义重大,但必须谨慎对待遗传性编辑。他认为,AI与基因编辑结合将是未来方向,CRISPR GPT项目已通过AI辅助设计实验流程,降低科研门槛。尽管如此,技术发展仍需平衡创新与风险。

最终,丛乐强调,人类作为碳基生命需要思考如何进化以应对快速发展的硅基智能。这不仅是科学问题,更是哲学命题,需更多资源和探索推动这一领域前行。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24856.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工信部总工程师钟志红:实施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双向赋能行动 发展工业智能体
2025-10-11 17:33:49
“超级周期”持续演绎 三星和SK海力士将内存价格上调30%
2025-10-23 13:08:10
OpenAI 招募逾百名前投行人士训练 AI,目标干掉初级银行从业者的重复活
2025-10-22 10:45:33
日立计划在输配电领域追加招聘1.5万人 应对AI特需
2025-10-15 13:35:37
AI重塑零售业!沃尔玛携手OpenAI在ChatGPT上推出购物功能
2025-10-15 04:27:03
上海首个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中心落地徐汇
2025-10-19 15:55:57
IMF总裁警示人工智能或扩大发展差距
2025-10-17 16:30:28
AI推动芯片需求!英特尔三季报超预期 盘后股价大涨近9%
2025-10-24 09:33:43
AI热潮带动业绩股价双升 微软CEO年薪跃升至近7亿
2025-10-22 17:51:04
广东:支持广州、深圳等地市建设具身智能训练场体系 提供数据训练和验证支撑
2025-10-21 16:32:23
高盛:对冲基金对AI投资敞口达到近9年来新高 押注亚股和美股将上涨
2025-10-24 18:49:20
Meta斥资15亿美元在得州新建数据中心,加码人工智能布局
2025-10-16 02:44:30
高盛:人工智能热潮并非泡沫,才刚刚起步
2025-10-19 08:44:08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