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潜入“年入百万”的AI自习室,揭开背后的灰色秘密
正文:
最近在刷小红书时,我偶然发现了“AI自习室”这一新兴事物。作为开学季学习相关选题的一部分,我决定深入了解,结果发现这门生意异常火热,不仅一线城市的北京有,就连我老家安庆的县城也能找到不少连锁店。
初看之下,AI自习室与普通自习室并无太大区别,唯一的不同是每张桌子上都摆着一台AI学习机。它看起来像平板电脑,但价格却高得离谱——动辄五六千元,远超普通平板。经过线下探访,我发现这些学习机的功能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是拍照答疑、批改作业、错题训练和课本互动等。类似功能,许多免费的AI工具也能实现。
那么,为何家长愿意花高价购买?店员透露,学习机的核心卖点在于内置课程,涵盖学校课本和名师网课。这些课程多是教育机构在“双减”政策后转型的产物,通过“套壳”或虚拟人形象重新包装出售。此外,学习机屏蔽了娱乐功能,只能用于学习,这让家长觉得更放心。
但问题来了:买了学习机,为何还要去AI自习室?带着疑问,我花了9.9元体验了一家自习室。原来,家长认为孩子在家缺乏自律,容易将学习机闲置。自习室则通过“督学”角色监督孩子完成每日规划,主要任务是刷题。然而,这些督学门槛不高,甚至没有教师资格证,职责更多是托管和销售,而非教学。
AI自习室的盈利模式也很清晰:一种是卖学习机加课时费,另一种则靠课时费为主。无论哪种,拉人头和推销产品都是重要KPI。品牌方用“三四线城市月入百万”的噱头吸引加盟商,但实际调研发现,许多小城市投资者因缺乏资源和生源,最终沦为韭菜。
归根结底,AI自习室的本质是一场商业游戏:品牌借AI风口赚钱,机构担心库存积压,督学背负销售压力,家长则为孩子的“进步”买单。而孩子们呢?他们可能只是来这里聊天、补觉,或者打发时间。
AI究竟能否真正帮助孩子学习?答案恐怕并不乐观。正如一位督学所言,AI和人的作用各占一半,甚至人的作用更大。教育的核心始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依赖一个昂贵的工具。只有当我们将AI视为辅助工具,而非神话它时,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
.png)

-
2025-09-03 04:40:48
-
2025-09-03 00:39:20
-
2025-09-02 23: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