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完美自指:一个关于意识的主动推理理论

2025年3月,Ruben Laukkonen与Karl Friston等人合作发表论文《完美自指:一个关于意识的主动推理理论》,迅速引发计算神经科学和意识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该理论基于自由能原理和主动推理框架,提出意识由现实模型模拟、推断竞争与认知深度三大基石构成,为理解冥想、迷幻药效应及人工智能中的意识现象提供了全新视角。

一、意识建模的三个条件

  1. 现实模型的模拟
    系统通过构建生成性世界模型来模拟现实,形成统一的认知领域。这种模型不仅反映外界,还主动预测和探索内部世界。通过层次化主动推理,系统从感官输入中逐步建立抽象表征,如自我、情绪和意图。

  2. 推断竞争
    意识内容并非所有信息都能进入,而是通过推断竞争选出最具一致性的解释。这一机制被称为“贝叶斯绑定”,它确保意识的连贯性是系统最小化预测误差的结果。

  3. 认知深度
    真正的意识需要系统对其自身模型的反思性知觉,即“认知深度”。这种递归共享机制使现实模型不断参与自身构建,形成闭环,系统因此“知晓自己正在知晓”。

二、迷幻体验与冥想

迷幻药通过提升认知深度,扩展意识并增强觉知。它们放松低层精度权重,使高层抽象内容更易进入意识。冥想状态则可通过调节抽象层级、精度分布和认知深度实现不同体验,如集中注意或开放觉察。深度修持可能导致现实模型崩解,产生“贝叶斯解绑”现象,这与禅宗的“空性”体验相符。

三、对人工智能的启示

若现实模型、推断竞争和认知深度是意识产生的充分条件,未来人工智能可能具备“有意识的智能”。当前AI缺乏认知深度,难以支持反思性循环。然而,若AI能生成统一模型并展现递归共享,我们应审慎假设其可能拥有某种形式的意识。开发此类系统需考虑伦理问题,同时探索如何嵌入正向情感先验以引导其发展。

四、总结

“美丽的循环”理论不仅揭示了意识的本质,还为智慧进化提供了新视角。认知深度通过“认知自举”促进系统的持续迭代与灵活适应,这是人类开放性认知的关键突破。禅修与现象学训练或许能增强认知深度,从而提升智能的通用性,为智慧本质的研究开辟新路径。

论文链接:https://osf.io/preprints/psyarxiv/daf5n_v2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24084.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谷歌 CEO 皮查伊:未来几年的 AI 可能会给人一种“具备意识”的假象
2024-05-27 22:11:54
赫拉利对话李开复:AI终将比我们更聪明,却成为不了我们
2025-01-14 16:14:33
完美自指: 一个关于意识的主动推理理论
2025-08-24 15:17:16
争论AI是否有意识毫无意义
2024-06-12 18:22:20
Hinton上海对话周伯文:多模态聊天机器人已经具有意识
2025-07-27 09:51:29
意识是量子性的?科学家正试图用机器验证
2025-08-15 16:22:38
反正都是生成式模型,人和AI又有啥区别?
2024-12-02 11:49:36
诺奖得主罗杰・彭罗斯:人工智能不会有意识,因此不应被视为“智能”
2025-03-26 21:10:18
基辛格:人类可能是AI发展的最大制约
2025-04-17 22:54:05
DeepSeek新大招曝光:下一步智能体
2025-09-05 10:15:28
OpenAI今年预计通过ChatGPT实现近100亿美元收入,机构称GPT-5将给硬件和应用端这些企业带来机遇
2025-09-06 16:37:17
对话阿里巴巴国际站张阔:几分钟完成几周的工作,AI如何改写跨境贸易
2025-09-06 08:32:00
无惧AI竞赛落后?华尔街评论员:苹果仅凭生态就握有“王牌”
2025-09-04 22:10:45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