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当四足机器狗还只是新奇事物、人形机器人仅存于科幻电影时,祥峰投资了宇树科技,并与创始人王兴兴展开对话。如今,这家全球消费级机器人领军企业即将IPO,Blue hour从祥峰处获得了这段珍贵访谈并整理如下。
访谈全文深刻全面,提供了理解宇树和王兴兴的新视角。以下是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
聪明且务实的创业者
王兴兴对波士顿动力的判断、双足与轮式机器人优劣势的分析,以及技术路径和商业化选择的阐述,今天看来依然准确。他清楚每种选择的代价,懂得舍弃什么。
“慢就是快”的哲学
王兴兴坚持自己生产零部件,掌握每个技术细节,探索所有可能性以避坑。他强调“底子”和“先发优势”,认为技术积累能构成壁垒,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所不具备的特点。
目标坚定,手段灵活
他在目标上固执己见,但在实现手段上十分灵活。“实打实的需求在哪里,我们就解决什么问题。”这种中国特色的务实理想主义,确保了公司活下去的同时逐步发展。
既务实又具前瞻性
2020年AI创业低迷时,王兴兴高度关注AI动向,看好其前景。当生成式AI风潮来临时,他敏捷抓住机会,半年内推出了售价9.9万元的人形机器人。
王兴兴展现了科技创新时代顶尖企业家的面貌——既是商人,又是科技痴迷者,信奉技术理性。他冷静澄澈,像冰川般的蓝色,代表极致的理性和纯粹。
祥峰投资曾两度出手宇树:2020年的Pre-A+轮和2024年的C轮。最初投资逻辑是寻找波士顿动力的国内对标企业。尽管当时销量有限,但基于对王兴兴的认可,祥峰选择了支持。
访谈中提及波士顿动力8次,而五年后,宇树已超越海外对标,成为行业标杆。主导投资的郑俊聪同样是技术出身,团队能与创业者用相似语言交流,基于独立决策而非追逐热点。
以下是郑俊聪与王兴兴的对话摘要:
未来机器人角色
王兴兴认为,四足机器人将更快进入家庭生活,可陪伴、拍照、背负物品,甚至参与户外活动。随着技术进步,成本降低,未来几年有望大规模普及。
为何选择四足机器人
相比双足机器人,四足更具实用性,外形讨喜,通过能力强,且成本可控。王兴兴相信,电驱动、低成本、高可靠性是走进生活的必然趋势。
技术难点与波士顿动力对比
双足机器人需解决硬件可靠性和人工智能难题,而四足机器人客户容忍度更高。波士顿动力技术领先但昂贵,宇树则追求低成本、高实用性的民用产品。
商业化策略
宇树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先满足简单需求,再逐步迭代,形成快速更新节奏。波士顿动力早期高举高打,商业化进展较慢。
成本优化与自主研发
宇树通过结构优化、功能简化降低成本,同时坚持自主研发核心部件,避免依赖供应商。开源算法虽可用,但深度理解与自研才是关键。
愿景与文化
王兴兴希望宇树成为四足机器人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产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他对科技狂热,崇尚以产品和科技为导向的企业文化,追求理性决策。
遗憾与反思
早期因过于追求个别参数最优,导致资源浪费。他总结道,整体最优比局部极致更重要。
王兴兴的理想是为人类科技史留下痕迹。他崇拜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希望未来能在AI和生物领域进行科研。他的童年充满创造乐趣,从画蝴蝶到设计飞机,始终用自己的幻想照进现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对话嘉宾:郑俊聪、王兴兴,编辑:刘燕秋)
.png)

-
2025-08-12 23:24:22
-
2025-08-12 22:26:08
-
2025-08-12 22: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