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用AI写作,最重要的是学会与AI对抗

正文:
前两天我建议爱康国宾在危机公关时不要用AI写稿,有人质疑:“你怎么知道我没用AI?”没错,我确实用AI写稿。朋友问我为何能快速赶上热点,我直接回答:“感谢AI。”

我的每篇文章都有AI参与,包括几十万阅读的《泡泡玛特跌去90%之后》和《疯狂的外卖送不到外卖大爷手上》,也包括你现在读的这篇。打算取关了吗?

很多人不信任AI写作,认为它生产“正确的垃圾”。《纽约客》曾发文指出,AI能写出好文章,却让我们失去了判断何为好文章的能力。我同意。多数AI文本格式工整、语法通顺,但缺乏生命力。养过孩子的人都知道,“生命力”是犯错和试探边界的能力。

不过,我也高强度使用AI整理想法、处理材料、讨论提纲、起草初稿。当下想以写作表达思考的人,都需要用AI。

为什么我们需要用AI写作
远离AI听起来安全,但这是一种因噎废食。我们不能离开AI的原因有二:

  1. 效率:在一个节奏越来越快的世界,AI能在几秒内整理资料、提供叙事角度、草拟初稿,让我们专注于核心思考。
  2. 对抗复杂性:我们处在一个空前复杂的世界,AI能帮助我们发现隐藏在数据下的微弱信号和深层模式,延伸人类有限的观察力与分析力。

但AI是一面“危险的镜子”,它会照见我们的懒惰,但也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深。回避它,或许能守住安全,却放弃了看清复杂世界的机会。

我不会这样用AI写作
AI天然讨好人,而写作往往是得罪人和冒犯自己的过程。读者信任的是文字背后那个独一无二的“作者”,而非AI生成的流畅文字。以下行为容易让读者失去信任:

  1. 直接要求AI生成全文:这放弃了核心思想构建和论证结构搭建的责任,导致内容空洞。
  2. 让AI主导研究和提纲:AI倾向于提供大众化角度,忽略独特切入点。
  3. 不加判断地复制粘贴:全盘接受AI文本会覆盖掉个人声音,退化语言能力。

我会刻意避免的AI风格
1. 空洞的“金句”:看似高屋建瓴,实则无实质内容。
2. 节奏统一的句子:缺少变化,让读者疲惫。
3. 过度使用列表:适合平行描述,但不适合递进式叙述。
4. 不愿使用主语:被动句过多,模糊了行动主体。

我怎么使用AI写作
我喜欢写作时思想流动的感觉,AI帮我克服障碍,但人类思考始终是中心。

  1. 与AI的对抗式对话:我不接受AI的观点,而是发起“对抗性对话”,让它攻击我的逻辑,我再反驳它的反驳。这个过程磨砺了我的思考。
  2. 确定结构和风格:告诉AI我的核心观点、目标读者和期望风格,确保符合我的需求。
  3. 自己先开始写:有了大纲后,我先动手写,哪怕粗糙,再让AI续写或优化。

写在最后
用AI生产普通文章很容易,但稀缺的是判断力——决定说什么、如何构建、何时深入。这是AI无法代劳的工作。在这个被机器生成内容淹没的时代,衡量一篇文章价值的唯一标准是:它是否值得读者付出时间。

这是我努力的目标。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22978.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AI会革了网文作者的“命”吗?
2024-07-19 12:44:39
打响反对 AI 文学投稿第一枪,20 年诗歌刊物《青春诗刊》怒斥投稿人“要点脸吧”
2025-02-22 17:40:27
美国明星科创公司Anthropic:成熟的AI该学着自己写博客了
2025-06-04 18:29:58
DeepSeek写网文,会让我们的“茧房”更狭窄吗?
2025-02-17 09:48:41
为什么AI替代不了写作?
2025-02-17 07:40:17
被迫转型后,9人团队把AI写作做到500万美元ARR
2024-11-05 15:44:35
阿联酋拟为国立学校低年级普及 AI 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判断力
2025-05-12 21:39:42
研究称 AI 写作水平仍不及真实学生:缺少个人体会与细腻的批判思维
2025-05-28 19:19:05
30岁后的人生剧本,AI帮我写好了
2024-11-16 13:27:09
融资千万的AI写作初创散了,同一赛道,日本跑出500万月活产品
2024-10-31 10:41:13
70 年前的阿兰・图灵情书!计算机之父和一段「有罪」的罗曼史
2024-07-27 17:00:03
AI写作指南2.0:信息的输入比输出更重要
2025-02-17 11:47:25
百度搜索改版升级 支持超千字文本输入
2025-07-03 13:23:20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