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Hinton能重新坐下了,什么时候开始的?
AI教父Geoffrey Hinton近日在上海安然坐下,这一简单的动作背后,却藏着一个关于坚持、突破与反思的故事。
现年77岁的Hinton是诺贝尔奖和图灵奖双料得主,但在过去近18年里,他几乎无法坐下——一次尝试可能导致数周卧床不起。他习惯站着办公、跪着吃饭、躺着开会,甚至睡着旅行。然而,在上海,他终于能够从容地坐下,仿佛回归了普通老人的生活。
这一切始于19岁时的一次背部受伤,腰椎间盘问题伴随了他一生。更令人绝望的是,他选择了当时无人看好的神经网络研究道路。1972年,Hinton在爱丁堡大学攻读人工智能博士时,符号AI占主导地位,而他坚信神经网络能让机器像人脑一样学习,却被视为“无稽之谈”。尽管导师多次劝他放弃,他仍坚持了六年,最终证明了自己的想法。
此后,Hinton辗转北美继续研究,提出玻尔兹曼机和反向传播算法,为深度学习奠定了基础。然而,直到2012年,深度学习才因ImageNet竞赛的突破性成果被广泛认可。这一年,65岁的Hinton带领学生以惊人的准确率夺冠,开启了AI新时代。随后,谷歌以4400万美元收购了他的公司,DeepMind也被纳入麾下,推动了AlphaGo等里程碑式的发展。
然而,荣耀背后也有隐忧。2023年,Hinton从谷歌辞职,公开表达对AI风险的担忧:“未来30年内,AI导致人类灭绝的概率为10%-20%。”他警告,AI可能变得比人类更聪明,并带来不可控的威胁。
有趣的是,就在他发出这些警示时,他的身体状况悄然改善。2024年,他重新获得了坐下能力,甚至能连续坐上数小时接受访谈。但他并未因此放松,而是更加积极地呼吁全球关注AI治理。
Hinton的人生轨迹与AI发展史重合:从冷板凳到万众瞩目,再到审慎反思。如今,他既能坐下,又时常站立,仿佛象征着他在荣耀与责任之间的挣扎。正如他所言:“万一这太阳,失控了呢?”
.png)

-
2025-08-03 15:39:06
-
2025-08-03 15:38:38
-
2025-08-03 15: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