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没有RAG打底,一切都是PPT,RAG作者Douwe Kiela的10个关键教训
AI聊天不够自然、准确率不足是许多企业在应用大模型时遇到的常见问题。这些问题与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密切相关。RAG能提升模型表现,但真正用好的公司不多。Douwe Kiela作为RAG的开创者之一,提出了10条经验,值得借鉴。
首先,上下文理解是大模型的短板。人类能轻松处理复杂任务,而AI在看似简单的场景中却常出错。这是因为语料残缺,隐性知识难以结构化。其次,工程能力比模型更重要。AI项目需要大量提示词和数据处理,一个复杂项目可能涉及数万字的提示词,远超模型本身的重要性。
垂直领域AI才是王道。通用AI难以匹敌行业专家,专业化能带来真正的价值。数据成为企业壁垒,真实业务数据的处理和利用是关键。AI项目的非对称性明显,试点容易,生产部署难,需从一开始就面向大规模应用设计。
快速迭代至关重要,尽早交付产品并收集用户反馈。不要让工程师陷入底层优化,应聚焦核心价值。使AI易于使用,才能真正被用户接受。关注不准确性,建立可观测系统,才能持续改进。
最后,保持雄心,坚持长期工程管理。AI项目充满挑战,但通过不断优化和积累数据,最终能实现准确率、可观测性和迭代能力的三连击。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21010.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png)
换一换
2024年,百万上下文依然没有杀死RAG
2024-12-23 14:56:59
硅谷VC看生成式AI:做AI淘金热“卖水人”,应用层数据壁垒是重点
2024-06-13 07:35:34
只是RAG了一下,我看到了AI大模型的态度!
2025-01-27 14:29:34
GPT-4o 系列 AI 模型加持,微软 LlamaParse 文档解析能力全面升级
2024-11-28 14:33:00
没有RAG打底,一切都是PPT,RAG作者Douwe Kiela的10个关键教训
2025-07-01 12:22:59
OceanBase开发者大会:详解Data×AI战略,发布首个 RAG 产品
2025-05-17 13:08:37
RAG性能暴增20%!清华等推出以笔记为中心的深度检索增强生成框架
2025-04-30 20:47:08
Gemini 2.5 Pro负责人:最强百万上下文,做好了能解锁很多应用场景
2025-07-01 08:52:17
只改2行代码,RAG效率暴涨30%!可扩展至百亿级数据规模应用
2025-06-21 15:10:22
DeepSeek点燃国产大模型斗志,RAG等核心技术被重估
2025-02-06 15:32:51
OpenAI o3-pro发布,也许当前的RAG过时了
2025-06-17 18:31:23
新华三集团与重庆水务环境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25-09-06 10:33:40
港股机器人概念走强 行业商业化加速引发资本加注
2025-09-05 15:23:54
494 文章
170752 浏览
24小时热文
更多

-
2025-09-06 12:37:21
-
2025-09-06 12:37:03
-
2025-09-06 12: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