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现在张嘴不说Vibe,都不适合在AI圈待了?
过去一个月,你听到多少次“Vibe”?如果你关注AI动态,那次数一定比过去N年还多。“Vibe Coding”“Vibe Marketing”“Vibe Investing”……“Vibe”正在成为AI圈的新潮流。
有人视其为技术普及化的福音,也有人认为它是新一轮概念包装,正在掏空技术讨论的核心内容。有人为之疯狂,坚信这代表人机交互新时代;有人已受够这个词,担心它只是空洞的“小圈子黑话”。
这一切始于2025年2月,Andrej Karpathy在X上的一条推文。他描述了“Vibe Coding”的新体验:通过与AI对话,直接完成任务,代码报错也不再是难题。相比“AI Coding”,“Vibe”拉近了技术与大众的距离。
Karpathy的推文引爆全网,营销圈迅速借用“Vibe Marketing”,设计领域出现“Vibe Design”,内容创作也有“Vibe Writing”。一些从业者甚至改职业简介为“Vibe Coder”或“Vibe Designer”,反映行业变化。
然而,批评声随之而来。有人指出“Vibe Coding”可能导致技术债务累积,吴恩达直言这是“危险的误导性概念”。Karpathy本人也开始修正,提倡“AI辅助编程”。
“Vibe”流行源于它模糊、感性且开放的特性,但它也可能沦为行业自娱自乐的黑话。其实,“Vibe”更适合放大专家的专业深度,而非解决基础问题。当我们讨论AI的使用感受时,它是个合适的落点,但在需要更可靠交付的场景中,我们需要更严肃的表达。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20604.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png)
换一换
一塌糊涂的Llama逼出了原汁原味的扎克伯格
2025-06-21 11:11:22
AI 改写流量逻辑:谷歌搜索地位动摇,导致依赖其服务的网站访问量骤减
2025-06-16 09:05:11
挑战英伟达主导地位,AMD 联手多家 AI 初创公司改进芯片及软件设计
2025-06-14 09:24:47
384 文章
45875 浏览
24小时热文
更多

-
2025-07-19 15:54:36
-
2025-07-19 15:54:26
-
2025-07-19 14: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