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AI硬件的转型之路:从“杀死手机”到“小而精”
过去两年,AI硬件曾以“杀死智能手机”为目标,但如今,创业者们已不再执着于此。即便拥有顶尖模型的OpenAI,也强调其新设备旨在“尝试以新方式与AI互动”,而非取代手机。同样,Google的“通用机器人”概念也未引起太多关注。
与此同时,专注于细分市场的第二批AI硬件却悄然崛起。这些产品不追求全面颠覆,而是聚焦于解决特定场景的问题。例如,提供录音转写的plaude去年营收达7000万美元;“小智AI”项目三个月内用户设备增长20万台;讯飞AI耳机年营收翻倍,用户破百万;meta的AI眼镜出货量超200万台;涂鸦智能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GAAP净利润创纪录。
这些硬件的特点是“小而强、专而精”。它们不依赖通用型Agent,而是通过精准解决实际问题赢得市场。硬件创业者普遍认为,产品需具备清晰边界,满足用户对功能性与可靠性的高要求。
此外,AI硬件的交互方式不同于传统设备,更接近“弱交互”。用户关心的是结果,而非操作过程。谷歌CEO皮查伊预测,未来AI将自然融入生活,而现阶段的AI硬件正成为这一过渡的关键载体。
科技巨头如OpenAI、微软、Google纷纷布局,试图构建以AI助手为核心的“隐形操作系统”。这一系统不受硬件限制,可接入多种形态的设备。红杉资本指出,AI时代的操作系统不再是预装软件,而是一个任务调度系统,入口从App转变为AI助手。
对于非巨头而言,开源是构建生态的有效途径。如“小智AI”开源吸引了大量开发者,涂鸦智能的TuyaOpen框架助力多个商业化案例,字节的扣子开放平台也降低了开发门槛。
AI硬件正从“英雄梦想”转向“细分深耕”。未来,随着AI技术的普及,更多传统场景有望焕发新生,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商业价值。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19726.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png)
换一换
售价713元、挂在脖子上的「AI朋友」,21岁少年不读哈佛去创业,投身AI硬件
2024-08-02 18:46:32
鸿蒙没有退路
2024-12-30 18:27:30
奥特曼64亿美元联手强纳肾:OpenAI冲刺硬件iPhone时刻
2025-05-22 12:25:56
445 文章
77095 浏览
24小时热文
更多

-
2025-07-19 15:54:36
-
2025-07-19 15:54:26
-
2025-07-19 14: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