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具身智能能否担责?
具身智能产业快速发展,强调感知、行动与环境交互的融合。其核心在于“具身”,即智能体通过身体感知环境并适应不同场景。相比传统AI,具身智能强调身体性体验,身体不仅是工具,更是智能的一部分。
然而,当具身智能具备一定智力后,能否承担法律责任?具身智能虽能模拟人类感知,但其本质仍是机械化的机器,缺乏真正的主体性。尽管能高效完成任务,但它无法真正理解伦理和价值观,决策过程往往不可解释,难以独立承担责任。
具身智能的应用引发诸多争议,特别是在自动驾驶等领域。事故发生时,责任归属仍需追溯到人类使用者或开发者。恶意使用具身智能的行为更是需要严惩,以避免滥用技术逃避责任。
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如何平衡技术发展与伦理规范,确保具身智能服务于人类社会,是未来的重要课题。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19724.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png)
换一换
具身空间数据技术的路线之争:合成重建VS全端生成
2025-04-21 01:24:45
广东:拟重点围绕智能算力基础底座、具身智能等方面持续组织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旗舰专项
2025-04-01 12:26:49
独家|华为联合软通动力、道和通泰等探索具身智能落地
2025-06-23 10:30:40
385 文章
45942 浏览
24小时热文
更多

-
2025-07-19 22:57:32
-
2025-07-19 21:58:20
-
2025-07-19 21: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