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巨头入场,硅光芯片迎来机遇
硅光芯片(Silicon Photonic Chip)是基于硅材料的新型集成芯片,结合电子与光学器件,实现光信号的产生、传输、调制和探测等功能。Yole数据显示,2023年其市场规模为9500万美元,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8.63亿美元以上,复合年增长率达45%。
硅光芯片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集成光学”概念,但因工艺限制和市场需求不足,长期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进入21世纪,CMOS工艺成熟及数据中心需求爆发推动其产业化。英特尔、IBM等巨头加入后,技术快速推进。近年来,AI大模型训练、高性能计算和5G通信等需求加速了硅光芯片的技术迭代,使其从高端市场向消费级市场渗透。
英特尔是硅光芯片领域的先行者,研究已超30年,累计出货超800万个光子集成电路(PIC)和320万个集成片上激光器。其技术通过CMOS工艺将光学器件与电路集成,支持波分复用和高效光电转换,已在100G和400G模块实现大规模商用。去年,英特尔展示了OCI chiplet,演示了两颗CPU通过光纤通信,双向传输速率可达4Tbps。
英伟达也积极布局,与台积电、Synopsys合作,推出计算光刻平台cuLitho,加速芯片制造。英伟达还推出Spectrum-X Photonics,集成光学网络交换机,大幅提升能效与信号完整性。数据中心是硅光芯片的主要应用场景,全球市场份额中,英特尔领先,中国厂商如中际旭创等也在发力。
硅光芯片的优势在于与CMOS工艺的兼容性,大幅降低成本并融入现有供应链。新材料如磷化铟、铌酸锂的应用进一步增强性能。在智能驾驶、光计算及消费电子领域,硅光芯片正推动技术革新,如Mobileye的硅光子激光雷达SoC计划落地,Meta的合作项目优化了可穿戴设备的功耗与分辨率。
硅光芯片的产业化虽前景广阔,但仍需解决集成度、热效应、材料兼容及光量子计算扩展性等问题。这是一场技术革命,正引领人类迈向“光电融合时代”。
.png)

-
2025-07-19 14:57:21
-
2025-07-19 14:56:08
-
2025-07-19 14: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