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用AI定制生活的年轻人,也在被AI算计
Zoey关掉发热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提醒她已连续熬夜四天。床头的香薰机仍在释放薰衣草雾气,这是三天前橙色软件根据她浏览过的助眠视频推送的优惠套装。尽管手机上某App曾提示她有睡眠障碍,她毫不犹豫下单购买。
加班后饥饿的她打开外卖软件,平台推荐的“猜你喜欢”让她胡乱下单夜宵。这座24小时运转的城市里,Zoey早已被算法精准投喂。某天,她发现抖音推荐的“职场穿搭”视频里的衣服和她前几天与同事讨论的一模一样,才意识到AI可能正“窃取”她的生活并编织一张无形的网。
AI极大便捷生活,但也带来问题。94.8%的受访青年感到生活节奏加快。推荐算法连接商家与消费者,提升效率,但也可能导致信息茧房。Zoey发现,频繁搜索某一品牌会让平台持续推荐该品牌,而搜索特定价格区间后,平台只会推荐低价商品。
大数据无处不在,AI比家人更了解她。点赞过万的教程会引发产品推荐,深夜emo的表情包会触发识别标签。尽管“虚拟衣橱”降低了退货率,但用户也可能被算法“驯化”。当AI推荐多次后,用户会默认自己喜欢。
一些年轻人尝试脱离算法,但很难完全逃离。豆瓣的“反技术依赖小组”呼吁减少技术依赖。我们需警惕数据茧房,主动创造生活的空白,而非被算法定义喜好。各大平台已提供关闭个性化推荐的功能,但这需要个人选择。
Zoey担心AI取代人类工作。GPT-4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仅需26秒,这让她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43%的人类工作正被AI取代,AI虽强大但也有错误。Zoey认为,人应运用AI而非依赖它,保持独立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算法并非敌人,其初衷是为人服务。面对AI,我们需要接受变化,拥抱新时代,找到与AI共存的方式。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17285.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png)
换一换
成功突破噪声干扰,“AI + 电子显微镜”揭示纳米颗粒隐藏运动
2025-03-08 18:01:05
上海交大清源研究院刘志毅:AI Agent将成为通往AGI的基石
2025-03-14 10:07:49
马斯克资源分配“偏爱”xAI,遭特斯拉投资者起诉
2024-06-15 08:28:13
543 文章
73476 浏览
24小时热文
更多

-
2025-07-19 07:49:30
-
2025-07-18 23:46:25
-
2025-07-18 22:4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