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小学开始普及AI课,新一轮教改要来了?
“你想搭建一个怎样的智能体?”在2025年初春的一个上海小学课堂上,老师用人工智能领域的术语提问。讲台下四年级的学生早已熟悉这些概念,他们熟练操作Pad,讨论智能体的设计。
这些“AI原住民”从小就浸润在AI的世界里。从AlphaGo到ChatGPT,AI技术快速迭代,他们对AI的理解常让成年人惊讶。上海一位教龄13年的信息科技老师提到,学生们对AI发展史如数家珍。全国政协委员倪闽景也曾指出,“AI的掌握水平,一定是孩子比老师高。”
2017年起,国务院提出在中小学设人工智能课程。然而,具体教什么、如何教仍未统一规范。华东师范大学副院长江波撰写了《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提出五项主题,以伦理和社会为核心。这套课程强调普及性,而非量化考核。
普及AI教育面临两大难题:师资匮乏和设备不足。数据显示,仅30.23%的教师受过AI相关培训。而在硬件方面,城乡差距明显。此外,AI对学生注意力和独立思考的影响也引发争议。
2024年11月,教育部要求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AI教育。江波认为,这需要9到10年的过渡期。他强调,理想的考核方式是完成项目或制品,而非传统考试。
一些小学的编程课和机器人课变味,成为简单的组装工作。江波认为,编程是AI的基础,机器人是其应用,但需避免形式化。他反对加入额外硬件,提倡数字化教材,但目前纸质教材仍是主流。
面对家长对数字化学习的担忧,江波认为应引导孩子正确使用AI,而非妖魔化。他建议家长监督并指导孩子,同时提升自身AI素养。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16600.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png)
换一换
中小学开始普及AI课,新一轮教改要来了?
2025-04-01 21:47:52
山东日照:积极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2024-12-06 17:32:53
教育部办公厅: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2024-11-28 20:38:41
453 文章
90419 浏览
24小时热文
更多

-
2025-07-19 14:57:21
-
2025-07-19 14:56:08
-
2025-07-19 14: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