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众大佬带货的AR眼镜,何时才能“人手一镜”?
互联网预言家凯文·凯利指出,“镜像世界”的AR世界即将诞生,将实现现实与数字化的完美融合。2024年,BB方案的AR眼镜因“黑神话悟空”走红,而Meta与雷朋的合作产品更让AI眼镜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今年CES上,多家品牌展示了最新AI眼镜,但量产和技术问题使可购买的AR眼镜依然稀少。IDC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Meta占据全球智能眼镜市场83.8%份额。近期光波导AR眼镜兴起,因其更多应用场景如翻译、提词器等受到关注。
AR眼镜未来会有多种形态,但光波导AR眼镜被认为是虚实融合的最佳方案。然而,研发、量产及市场推广面临诸多挑战,需经历较长的认知和成本下探过程。
AI大模型时代,AR眼镜被视为未来的个人计算和人机交互入口。目前主流技术路线分Birdbath和光波导两类,前者适合沉浸式娱乐,后者更轻薄、更适合未来高端市场。光波导方案虽有体积小、透光率高等优势,但技术复杂、成本较高。
供应链的成熟和终端品牌的加入推动了光波导AR眼镜的市场渗透。Micro LED屏幕搭配衍射光波导光学组件正快速渗透,JBD的光机已实现极小体积和高亮度。Meta计划推出带显示的光波导AR眼镜,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
AI眼镜作为过渡形态,对市场教育意义重大。DeepSeek、通义千问等AI大模型推动AR眼镜从“显示终端”向“AI随身助理”进化,应用场景更加丰富。
但从当下体量来看,AR眼镜离大众消费品仍有距离。单个光学眼镜成本高昂,尤其是光波导组件价格居高不下。纳米压印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有望降低生产成本,但行业还需探索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生态整合是AR眼镜发展的关键,与手机、智能穿戴设备乃至智能汽车的联动能力尤为重要。尽管目前市场仍处初期,但随着技术进步和生态完善,AR眼镜有望成为下一代个人计算终端。正如智能手机初期,智能眼镜市场同样需要时间和耐心。(作者|杜志强,编辑|钟毅)
.png)

-
2025-07-19 14:57:21
-
2025-07-19 14:56:08
-
2025-07-19 14: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