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美食PK,Kimi和豆包谁赢了?

正文: 降温后,下班回家,家家户户的外卖似乎都更诱人了。这并非错觉,而是因为寒冷天气下,人体需要更多热量来维持体温。高热量食物不仅能提供所需能量,还能通过释放多巴胺缓解压力。面对气温下降,是选择“贴膘”,还是继续做控卡达人呢?

控卡需要精确计算热量,但长期下来颇为繁琐。于是,AI成为一种解决方案。最近,一款名为跃问的应用因支持iPhone16的AI功能而走红。这款应用不仅展现了AI在控卡领域的潜力,还考验了其图像分析能力。

今天,我们将测试Kimi、豆包、秘塔AI和跃问的AI食物热量估算能力。图片中包含一份漏奶华(约400kcal)、一份叉烧饭(约600kcal)、一份烤香肠玉米蔬菜拼盘(约400kcal)和一份咖喱鱼蛋(约120kcal),以及一杯港式冰奶茶(约200kcal),总计约1720kcal。

首先是Kimi,仅用10秒便完成了任务。Kimi不仅准确识别食物,热量估算也大致准确,虽然将奶茶误认为热巧克力。

接下来是豆包,虽然能够识别部分食物,但漏掉了叉烧饭中的叉烧,导致热量估算偏低。不过,豆包给出了食物的位置信息。

秘塔AI的表现也不错,成功识别了玉米、烤蔬菜、香肠、咖喱鱼丸和奶茶,但对食物数量和份量描述不足。

跃问则从左到右扫描识别食物,但对食物尺寸和比例缺乏感知,将漏奶华误认为提拉米苏。此外,跃问未能提供食物的具体数量。

总结: - Kimi在食物识别和热量估算方面表现较好,但有小错误。 - 豆包对方位更敏感,但食谱库需完善。 - 秘塔AI识别多样性强,但在食物数量和份量描述上欠缺。 - 跃问的图片识别逻辑独特,但对食物尺寸、比例和数量的感知不足。

不同AI在图像分析和食物热量估算方面各有优势,也显示出改进的空间。总的来说,AI们还需努力成为更好的生活助理。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10177.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黄仁勋力赞 DeepSeek,称中国创新的步伐不可能被阻挡
2025-07-21 09:13:49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1.23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达79.7%
2025-07-21 10:17:44
欧盟为具有系统性风险的 AI 模型定规矩:若发生严重事故必须上报,网安工作要到位
2025-07-18 19:43:49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