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7月16日,据《连线》杂志报道,Meta从OpenAI挖走两名顶级研究员Jason Wei和Hyung Won Chung,二人将加入Meta新设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Wei曾参与开发OpenAI的o3模型及Deep Research项目,专注于‘思维链’与强化学习研究;Chung则聚焦推理与智能体领域。二人长期合作,曾在谷歌共事后同时加入OpenAI。Meta近期加大AI人才争夺力度,最高开出4年3亿美元薪资条件,多数新成员来自OpenAI。与此同时,OpenAI也在反击,上周成功从特斯拉、xAI及Meta挖角四名高级工程师。Wei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模仿是第一步,但超越需承担风险。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Meta以2亿美元薪酬包挖走苹果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庞若鸣,引发热议。庞若鸣曾领导苹果百人AI团队,支撑Apple Intelligence核心功能开发。扎克伯格为组建超级智能实验室,采用高薪策略吸引顶级AI人才,部分研究员年薪甚至达1亿美元。Meta此举被指‘千金买骨’,或对内部文化造成冲击。与此同时,谷歌DeepMind因严格竞业限制未受影响。硅谷大厂普通工程师年薪约30万美元,与Meta超级实验室薪资差距显著。
原文链接
7月4日,阿里通义实验室宣布开源首个音频生成模型ThinkSound。该模型首次将思维链(CoT)技术应用于音频生成领域,能够像专业音效师一样“听懂画面”,实现高保真、强同步的空间音频生成。研究团队构建了支持链式推理的多模态音频数据集AudioCoT,包含2531.8小时高质量样本,覆盖动物鸣叫、机械运转等真实场景,并通过严格筛选保障数据质量。ThinkSound由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和统一音频生成模型组成,分三阶段解析画面内容并生成精准音频效果。这一技术突破解决了传统视频到音频生成中动态细节与空间关系不足的问题,满足专业创意需求。项目已开源,详情可参考GitHub、Hugging Face及ModelScope平台。
原文链接
Meta CEO扎克伯格宣布成立超级智能实验室(MSL),由前Scale AI CEO 1997年出生的Alexandr Wang领衔,GitHub前CEO Nat Friedman协助领导。该团队首批11名成员中7位是华人,包括来自OpenAI、谷歌DeepMind等机构的核心人才。团队目标是打造“个人超级智能”,并启动下一代AI模型研究,预计一年内达到前沿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图灵奖得主LeCun未被纳入新架构。扎克伯格表示团队仍在持续扩充,未来几周将有更多成员加入。此举引发外界对Meta在AI领域战略布局的高度关注。
原文链接
6月18日消息,据字节跳动透露,6月11日的火山引擎Force大会上宣布,字节跳动Seed团队与比亚迪锂电池达成深化合作,计划共建“AI+高通量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旨在利用AI for Science结合高通量实验技术,加速锂电池的研发进程。合作重点聚焦于解决动力电池的快充、寿命和安全性等核心问题,并探索AI技术在电池新材料和新配方开发中的应用场景。此次合作体现了AI技术在传统制造业创新中的应用潜力,有望推动锂电池领域的技术突破。
原文链接
道达尔能源与法国科技公司Mistral AI今日宣布,将合作成立联合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根据计划,Mistral AI将提供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而道达尔能源则贡献其在能源生产领域的专业经验,特别是可再生低碳能源方面。这一合作旨在推动能源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
原文链接
蚂蚁数科加速推进AI战略,设立“AI+产业创新”实验室
6月10日,在2025第九届数字金融与金融安全大会上,蚂蚁数科宣布将“数字身份安全实验室”升级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实验室,专注于AI大模型在产业应用中的关键技术突破。实验室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AI技术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
活动...
原文链接
6月10日,据财联社报道,英伟达计划在英国布里斯托尔设立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这一消息是在伦敦科技周开幕式上由英伟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宣布的。英国首相斯塔默对此表示支持,认为该实验室的建立将促进英国西南地区的就业机会与发展。目前,具体细节尚未公布,但此举被视为英伟达对欧洲市场的重要布局之一。
原文链接
今日下午,BEYOND Expo 2025在澳门开幕,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算力是进入AI领域的重要障碍之一,之江实验室已启动‘三体计算星座’项目,布局太空计算系统。据透露,今年之江实验室将完成超过50颗计算卫星的星座布局,并计划于2027年前达到约100颗计算卫星规模建设。此项目旨在突破算力瓶颈,推动前沿科技发展。
原文链接
今日,在柳州市召开的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会上,广西高端工程装备实验室正式揭牌,这是柳州市落地的第二家广西实验室。该实验室由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四家单位共同建设,多位行业专家及团队参与,包括中国工程院杨华勇院士、何川院士等。实验室聚焦工程装备极端条件关键技术、新能源技术、自主作业技术及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等领域,致力于解决国家重大工程中的高端装备需求,推动核心技术突破。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